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花鸟艺术名家 洪世川 钻石 艺栈
  hsc.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2162
最新博文:
名家 洪世川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洪世川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我的动态    
真龙来矣 ——洪世川画龙
发布时间:2009-12-29

 

        

                 陈梦麟撰文  甲申春日

                  真龙来矣   ——洪世川画龙

   书法大师林散之的诗:“能於同处不求同,唯不能同斯大雄,七子山阴谁独秀,禹门跳出是真龙。”是论书法的,然而用来评论洪世川先生画的龙,恰到好处。
   龙,自古以来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相传古代神人如祝融、颛顼、帝喾等多乘龙,还有专门养龙的“豢龙氏”,而留下光辉灿烂的龙文化,早在五千多年前,就已出现了龙的艺术形象,“  ”是甲骨文中最早的文字之一;到商周时期,青铜器和玉器上的龙纹,已经比比皆是,它除了象征礼仪的内涵之外,还具有一种鲜明的社会功能和美学价值;而到春秋战国时期,龙的形象进入了玉、铜、繍、漆等各种工艺,并进入了文学作品(如屈原九歌、离骚)和思想作品(如易爻辤),“黄帝乘龙”、“黄龙负图”等传统记载下来;秦始皇号祖龙,汉代则从年号到建筑、塑画、器用、衣饰皆用龙纹,闪烁出神性的理想美的光芒;唐代的龙纹更加成熟、完美,充分呈现出一派大唐盛世的文明气质;到宋代,龙成了帝王的“族徽”,以至龙爪的数目也有规定,整个宫廷成了龙的世界。当龙成为帝王专用品的时候,广袤的神州大地、无数个“龙的传人”却创造了新的龙,龙灯、龙舟、龙女下凡、龙凤呈祥……等等,几千年的文化积蕴随着时代文明的进展,勃发出活泼的生机,继承并推动着民族历史的进步。
   大清帝国的黄龙旗己成为历史,当今的龙又在何处呢?正是怀着这种继承和发扬民族文明的心愿,洪世川先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兼收并蓄民间艺术,近代艺术和大自然中的风云变态,而成为当代的雕龙名手。
由於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上的地位,历代画龙名家可谓多矣。春秋时的叶公就留下“好龙”的故事,战国楚墓帛画上绘有一高冠长袖男子驭龙;三国曹弗兴有秘阁龙首,唐吴道子有送子天王;张僧繇“画龙点睛”,竟能“破壁飞去”;南唐侍诏董羽所作壁画,竟使皇太子惊怖而疾;五代两宋出现了僧传古、陈容、崔白、陈珩等画龙名家,“风云龙虎”成了中国画的一个专门画科(陶宗仪《辍耕录》),且形成了一整套画龙定法:“画龙者,折出三停,分成九似,穷游泳蜿蜒之妙,得四蟠升降之宜,仍要騣鼠肘毛,笔画状快,直至肉中生出为佳也。”(郭思《画论》)明清以降,画龙好手更多,甚至大江南北八大侠之一的周浔,也以墨龙著称。……在这高手如林的领域裡,想要出人头地、独树一帜,谈何容易。
  潘天寿先生曰:“凡事有常必有变:常,承也;变,革也。承易而革难。然常从非常来,变从有常起,非一朝一夕偶然得之。”世川正是实践了大师这一名言的。他“明知海有龙,偏向龙海行”,从传统入手,继承前人已发之秘,不仅对历代绘画作了孜孜研摹,而且对石雕、石柱、壁画甚至钱币、青铜器、秦汉瓦当、良渚玉器、仰韶彩陶等等龙饰都作了研究。世川出生于闽南安海,当地多古刹,寺院裡石雕龙柱、建筑龙饰基多,他自幼盘桓其间,酷喜画龙;后受乃兄洪世清影响,投学浙江美术学院,深得潘天寿、刘海粟、齐白石诸大师心法,擅国画、指画,兼治篆刻、版画,并悉心研究历代名家成就,吸收丰富滋养;他曾临北京北海公园、山西大同、平遥观摩明清现代九龙壁,赴曲阜孔庙瞻仰大成殿明季石刻龙柱,积稿逾千,故其笔墨博采众施,不拘束格,根据不同意境不同造型,时而线条勾勒,时而水墨铺洒,时而润墨点染,时而枯笔皴擦,如他以焦墨写成的汉画像砖,具备古典的金石美;《拟仰韶文化彩陶纹饰》,古趣横生;大幅水墨《跃雾腾云》,笔法有如陈容,而章法变化和空灵飘逸则有过之,用笔于凝炼中求畅快,畅快中求凝炼,用墨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淋漓尽致地表达出飞龙的姿势和气势。
   龙,神物也,变化不可测度,小可方寸之内,大可吞吐海江;龙,灵物也,能冲烛负图,为四灵之首。所以,尽管“世上人多好画龙”(僧苍雪句),但是要真正画出龙的神韵却是难于上青天。古人云:“看马图要识神骏,龙图要识变化,故画龙马最难。盖一主于变化出没,必流于墨戏,于画法甚霍;若拘于画法,则又乏变化之意,故画龙尤难。”(元•汤^<《画鑑》)
   为了捕捉龙的神韵,世川十分重视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去直接观察、感受。他登长城,望城堞逶迤,想像似矫龙游曳;攀黄山,观云海舒卷,想像为龙之顷刻变化;渡大海,见云生涛灭,疑是蛟龙出没;看灯会,见鱼龙夜舞,体味其蟠曲蜿蜒之姿;入庙堂,见香烟缭绕是龙;进深山,见盘根错节是龙;写生忆绘,久而久之,以至于自己举手投足,亦如龙行之态,到了“龙耶我耶,龙耶物耶,了不可辨”的地步。
   据说大癡为了写山水,“终日只在荒山乱石取木深条中坐,意态忽忽,人不测其为何;又每往泖中通海处看急流轰浪,难风雨骤至、水怪悲咤而不顾”,故其笔墨能与造化争神奇。世川也是如此。龙,难然在现实生活不可见其形,但在中华民族的文明中却可悟其神,他感觉到自己朝夕在与龙共处,加上其博采众家、收纵自如的笔墨技巧,以变化的笔墨来表达变化的气韵,因而世川的龙,自有一种飞扬的神采、瞬息万变的气象、飘渺变幻而不可知的韵味;能画蟠屈蜿蜒之势,能写顷刻变化之灵,能传威灵振动之神。
   试看《风举云摇气凌霄汉》一图,满纸风云变幻、雷轰电激,云中现出巨龙一首一爪,血目生威,朱鬚激发,爪牙',云,呵气成雾,既继承了传统的“三停”、“九似”的成法,又别开生面,以水墨渲染,浓淡焦枯,相生相成,使气韵氤氲于天地,氤氲于笔墨,通幅简直是集传统笔墨之大成,有如辉南男所说,“其势从半空中掷笔而下,无迹可寻,但览神气森然洞目,不知其所以然也。”
   “吸波倾海色,嚼墨写烟容。”洪世川先生以艰苦的探索,给龙这一古老的民族图腾赋于新的时代精神,使人越来越感到传统文明蕴藏的力量;给这昔日帝王的专用品赋于健康、清新、美好、向上的内容,既有民族性,又有时代性,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在这里,我们看见一位艺术家的搏动着的心。我们相信,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走向世界,世川的龙也将升腾而起,飞龙在天!

陈梦麟撰文

评论(0) | 阅读(1154)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作品1 ()
作品3 ()
作品5 ()


我的最新动态

名家 洪世川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洪世川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花鸟艺术名家洪世川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